陳英漢,又名陳新。1931年從廣東新會南來,曾賣過叻沙、釀豆腐,後來從一位廣東老師傅那裡學會竹昇打麵,於是便在1953年開始在笨珍賣雲吞麵。如果遇上什麼節日,附近各個小鎮會設棚做大戲(京戲),他就會在兒子的幫忙下,把攤子推前去在戲台旁賣雲吞麵。沒做大戲的日子就在巴士車站附近推車販賣。陳新就是我的爺爺,“陳新記”便是以他來命名。
我的父親——陳兆炯,打從一開始就協助我爺爺賣雲吞麵,當年他才約10歲。1978年,陳新記由推車轉移到笨珍36英里的金都戲院旁租店賣麵。1988年,金都戲院被拆除後,陳新記也就搬遷到對面街的8383南榮茶室繼續經營。多年來,父親在每個早晨開始做麵,堅持以最傳統的方式打麵;他坐在6呎長的大竹竿上規律的彈跳碾壓麵團,直到麵團有一定的筋度為止,再以機器將麵團切成條狀。
這種竹昇麵沒有經過蒸煮也無需風乾,麵條比較濕潤,越新鮮吃,香味越濃。從自製竹昇麵條到醬料、雲吞、雲吞皮及肉餡到煮麵,父親都親力親為,當其他業者都已完全使用機器製麵,甚至使用廠家供應麵條時,父親依然堅持自製全蛋麵條,因此幾十年來生意也越來越好,笨珍陳新記的雲吞麵,街知巷聞。時光荏苒,不知不覺父親已經賣麵已经五十六年了。後期,他接受電視美食節目訪問時説:“孩子們都不願接手!”常常感嘆後繼無人。
2010年,我選擇了放棄吉隆坡的都市生活,回鄉協助父親開檔,從下單捧麵收拾碗碟開始學習,然後到打麵及燙麵。父親將製麵烹煮手藝傳授於我,見我技巧漸漸成熟之後便告老榮休。如今,雖然老邁的父親時而感嘆不能再親手打麵,卻也滿懷欣慰地看着他的兒子能繼續烹煮這家鄉的口味!
笨珍雲吞麵是家鄉,也是我的家。
陳新記第三代主廚-陳偉翔